杨承训在校园里接受记者的采访
“关于治学,我有四条座右铭,分别是‘笨鸟先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勇于超越巨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四条座右铭伴随着杨承训教授一路走来,也是杨承训教授对自己治学的总结概括。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用智慧、热血和汗水助力中国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半路出家搞经济”
撰写经济学著作十余部,开辟“科技经济学”新领域,第八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得主……杨承训教授的成就和所获荣誉数不胜数,当之无愧是我国专注科研且卓有建树的经济学家。“其实我搞经济学研究是半路出家!”说起杨教授的科研成果和所获荣誉时,他那和蔼的笑容淡淡地浮起一丝对旧时光的追忆。
1935年11月,杨承训出生于山东嘉祥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全民抗战的特殊背景让他失去了接受持续完整的启蒙教育和初级教育的机会。断断续续地上了两年初小和几个月的高小后,他便草草结束了童年和少年的学习阶段,年少时和孪生弟弟吃糠咽菜的生活让他早早立志改变这种局面。在不能上学的日子里,他四处奔走找书看,甚至有次因为对知识的强烈渴求不得不去偷书看。“那时候物资奇缺,尤其是纸张,总是看不到足够的新书,但自己又偏偏喜欢去看!”
16岁那年,杨承训考入菏泽的平原省卫生学校,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师范大学(今河北大学)历史系,认真研究我国历代王朝兴衰荣枯的原因、土地制度和农民遭受剥削压迫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本科毕业后留校,又考上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和共运史专业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他仔细研读《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日后的经济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75年,杨承训被委派到河南新郑县小乔公社的一个落后的生产队蹲点。经过一年与乡亲们的齐心协力、苦干加巧干,生产队经济情况大有好转。“那年秋天,一群老太太围住我说,老杨啊,你就别走了!你领着俺们干了一年,俺们就吃上了黄馍,这要再干上一年俺们就能吃上白馍咧!”杨承训教授回想起四十年前的那个场面,不由地激动起来。乡亲们恳求的目光让他再次感受到中国农民生活太苦,于是,他自此决定研究经济学,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贫困问题。“笨鸟先飞嘛!凡是省里的经济工作会议我都想办法参加,有不懂的地方就去问。只要钻进去,没有学不会的东西!”此外杨承训还利用自己历史专业的优势,研究了苏联新经济政策,并在1979年就认定必须搞“商品经济”。为了更多地汲取经济学营养,杨承训在办公室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一个又一个不休息的节日。1980年,杨承训调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开启了他经济学研究的专业道路。
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马克思说过:“要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种实证科学。”列宁在读这封信时作了明确诠释:“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事实,而不是教条。”对于列宁的这句话,杨承训教授深信不疑,他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应当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立论。而不是靠西方教条。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杨承训在研究期间,亲自走进工厂、农村等一线进行调研,深入细致地发掘、研究问题。“七五”期间,为了研究黄河流域的资源开发情况,杨承训沿着黄河走了九省区,访问了黄河岸边的农户、地方政府、研究机构,与黄河水利委员会合作,收集了国内外大量的经济资料,先后主持召开五次研讨会。充足的实践调查让他获得了更实在的切身体会,并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研究黄河流域经济的专著《黄河流域经济》。在“八五”“九五”进行过程中,杨承训承担了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期间他系统地研究了列宁的经济思想,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杨承训结合苏联的经验教训,深入挖掘了列宁关于经济建设理论的精华,连续撰写了《商品经济的阶段特征——列宁的商品经济思想研究》《历史性的飞跃——列宁后期思想探索(1917—1923)》《市场经济理论典鉴——列宁商品经济理论系统研究》三部论著。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杨承训教授拥有勇于超越巨人的勇气。他对于中国经济学发展方向倡导“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马学是从一个学术到全面来看问题,是基本指导思想。而“中学为体”是研究中国的问题的主题,同时应当借鉴西方一些有用的东西,即“西学为用”。但“西学为用”却非笼统的“与国际接轨”,重要的还是坚持中国自己的特色。“也正是由于我不是经济学科班出身,就没那么多框框,更容易从实际出发,研究具体的实际问题,从历史知识中我也能更多地知道人民实际关心的是什么。”在新世纪之初,他带领团队出版了百万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在《市场经济理论典鉴——列宁商品经济理论系统研究》一书中,他提出列宁的商品经济思想特别是新经济政策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来源,并把列宁的商品经济理论分为揭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育阶段的发展和运行规律,论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达阶段的内在矛盾和客观规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道路及其运行规律三个基本阶段。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等同志对该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研究列宁商品经济理论的百科全书,填补一项重大理论空白。由于专著在学术上的重要价值,获得了我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实现了河南省零的突破。省委领导批示,要求“全省理论工作者,要学习杨承训同志这种勤奋治学、不懈追求的科研精神,多出精品,为我省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善于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决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但应当明确的是,我们研究经济学是要解决中国特色的实际问题,决不能把西方经济学作为中国经济学的主流。”
坚真为民求实
“经济学如果只停留在数据分析上是行不通的,搞学问是让人明白的,艰涩的术语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经济学研究必须落实到实践中来。”杨承训教授认为,新自由主义的新手法对中国是灭顶之灾:“‘西气东输’光凭市场能解决得了吗?‘南水北调’光凭市场经济能解决吗?‘西电东送’呢?当然,我们要改革,但是改革是要改掉经济体制的弊病,改掉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前提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经济学研究应该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数十年来,杨承训教授的经济学研究一直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他多次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他的一些研究成果及政策性建议多次获吴邦国、李长春等中央及省领导重视和批示,一些政策性建议直接进入政府决策。
11月1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在省人民会堂主持召开“河南省社科界专家学者座谈会”上,杨承训教授作了重点发言,获全省高度重视。
杨承训教授十分关注我省的高校教育,在对我省高校作了大量调研,并听取部分高校意见,参阅了资料后,给省领导提出《关于实现中原梦打造高校特色升级版的建议》,获省领导批示。“高校应该以德育为先,培养出一批真正有思想、有觉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杨承训教授认为,高校教育还应联系实际,研究实际性问题,不要做形式大于内容、文字大于实效的东西。他希望高校学生应当坚持正确的方向,努力学好本领,多参与社会活动,关心时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和这位耄耋老人讲起人生目标时,他虔诚地说:“我要学的知识太多太多,想完成的任务太多太多。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就是要为社会主义、国家富强做出一些自己的贡献。
(原载《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报》第477期01版,2014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