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至2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以下简称分会)2020年学术研讨会暨六届三次理事会议在广西桂林召开。本次会议由分会和广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会议主题为新《档案法》背景下的高校档案事业与档案工作分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利用《档案法》重新修订及颁布之机,加强宣传和解读,开展学术研讨,通过专家报告、课题研究报告等形式,扩大《档案法》的影响,与会专家和代表紧密结合当前学术热点问题、实际工作难点问题等展开广泛的交流与研讨。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莫坷致欢迎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办公室副主任李燕出席会议,分会理事长吴玫、常务副理事长柯友良、副理事长马仁杰、赵爱国、涂上飙、雷晓蓉、杨艳,以及全国约150所高校的221名代表参加会议。开幕式由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桂明主持。
莫坷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关心档案事业发展,广西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和校史馆建设,积极发挥档案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加强对校史和档案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本次研讨会聚集全国高校档案人才,期待在学术交流中,凝聚思想共识,推动高校档案事业发展。
吴玫作2020年分会工作报告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暴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分会迎难而上,按照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攻坚克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确保2020年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她提出,明年的工作思路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开展全面学习贯彻落实新《档案法》的各项活动,提升服务教育行政主体的能力,为高校档案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作出新的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档案馆原馆长、国家档案局原局长、第九届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杨冬权教授作题为《从选时代到全时代——智慧社会档案工作的历史性转折》的报告。他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档案工作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档案与资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档案工作者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尝试、勇于探索,将各项工作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相接轨,促进档案工作的与时俱进。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宫晓东教授作题为《档案现象文化探源》的报告,详细阐释了“档案现象的底层文化素质”、“‘讲故事’是档案现象的文化外在表达”和“档案现象是中华民族解决前道德问题的主要方式”三个问题,通过对档案文化现象的深挖将档案体系上升至底层维护体系的高度,为档案研究提供新思路。
国家档案局政策法规司原司长王岚作题为《新时代档案工作与档案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的报告,从《档案法》修订情况概要、档案行政相对人义务和档案事业发展的体系三方面解读了新《档案法》。
《档案管理》杂志社总编辑刘永作题为《档案工作融合创新与学术创作》的报告。从档案工作创新、跨界融合创新、档案学术创新、创新创作方向四方面详细阐释了创新与档案工作在各层次的结合,为高校档案工作者如何做好创新性研究进行了实效培训。
柯友良作大会总结时指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有效增强了分会的凝聚力,更加明确了高校档案工作的目标与方向,更加坚定了档案专业自信,更加了解如何运用《档案法》推进高校档案工作。2021年,分会将抓住机遇、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服务大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中国高校档案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