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首页  本馆概况  学校文化  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  校史编研  年鉴编撰  支部建设  工会活动  本馆荣誉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人物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校史编研>>人物故事>>正文
追忆郑州师范学校的那些人那些事儿
2021-04-01 10:10     (点击:)
[文章下载] [字号: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有两大源头,一个是1948年在河南宝丰创建的豫西行政干部学校,另一个便是同年在郑州孔庙建立的郑州市立初级师范学校。

校名的变更和校址的变迁

1948年10月郑州解放后,郑县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遂改建为郑州市立初级师范学校,校址在郑州东大街孔庙(今称文庙),校长晏象峰。

同年11月,河南第一行政区联立师范学校、省立汲县师范学校、省立中正中学师范部合并为郑州市立临时师范学校,地址在城北海滩寺。

1949年3月,奉市政府令,为支援前线,海滩寺校址被郑州市支前指挥部占用,学校迁至张家门。9月,郑州市立初级师范学校与郑州市立临时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河南省立郑州师范学校。校址从张家门迁至东郊飞机场。11月,学校又从飞机场迁至菜市街前华美医院(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张家门分两院办学。

1951年,政府拨北郊机器窑(文化路北段白庙)公地106亩建设新校。10月,学校二院由张家门迁至机器窑新校址。

1952年9月,学校全部迁入新校区(现河南省实验中学校址),结束了分散办学的局面。

1953年2月20日,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学校名称一律取消“立别”通知精神,校名更改为“河南省郑州师范学校”,此后长期沿用。

1956年,郑州师范学校校址被占用,暑假后学校迁至杜岭西街原郑州市第四初级中学校址(今郑州幼师)。

1968年8月,学校迁至金水区原郑州幼儿师范学校校址(农业路4号院)。

1978年12月,教育部批准在郑州师范学校大专班基础上建立郑州师范专科学校。

1978年12月,郑州师范学校更名为郑州师范专科学校。图为同学们在校门口留影

建校初期的优秀教学团队

当时的郑州师范学校,名师荟萃,桃李芬芳。是建国初期郑州市汇聚多方人才倾力建设的一所高标准师范学校。

据我校档案馆馆藏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十月二十六日学校复课后《第一次校务会议记录》记载,出席会议者就有唐玉润、谢家驹、段庭栋、刘连山、杨庭燎等一批名师。

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郑州师范学校师资力量强大,办学水平较高,为发展郑州市中小学教育和工农成人教育作出卓著的贡献。

河南省立郑州师范学校首任校长樊伯釐,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省立汲县师范学校教导主任、校长。

第二任校长张宇瑞,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淮北中学(敌后根据地“三大学府”之一)副校长,建设中学校务主任、开封师范教员等。

第三任校长王耀华,1939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曾任辽东地委、卫东县委宣传干事,博爱县委宣传部部长。后转入教育战线,历任晋南一中、聊城中学教导主任,濮阳师范校长,郑州师范学校书记、校长,郑州师专校长等。1964年被选为郑州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学校教员也多毕业于国内名校。国文教员王际亨、袁惺予,历史教员郭建发,理化教员岳振锳等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教员樊福荫、刘仲璜,国文教员黄仰度,历史教员徐永藩,博物教员宋平等毕业于河南大学;数学教员潘振华,地理教员白梦华等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等等。

学员吴有良在追忆当年的老师们时写到:“我们的老师质量高,如音乐老师李辰明、海老师都是郑州市内最优秀的老师。”他感叹到:“如果没有郑云鹏、郭良辰、陈焕堂、关竟秀、原循慈、孙德镇等老师对我的启蒙和教育,哪有我的高级师范学校的生活。”

艰苦岁月里的美好学习时光

50年代的中国开始掀起经济建设高潮,必须要有文化高潮的配合,国家要扩大初中、高中教育,就需要大量的初、高中教员。

郑州师范学校秉持为国家教育培育优秀教育人才的办学目标,在学员们初入学时进行大量的政治思想工作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员们在学习初期即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坚定学习动力。

学校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基础课全部是高中课本,除外语课未开,其他课程都要学习,语文、数学(代数、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地理、历史、物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等,专业课有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科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体、美、音。

学员吴有良在回忆录中写道:“来到师范时间不长,我的思想产生了波动,学校的形势教育和教员们的启蒙教育使我认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师范是培养工程师的地方,学习师范是光荣的,我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将来当好一名小学教师。”

学员们个个都十分刻苦学习,全班同学更是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有的班级在期终考试中,全部同学消灭了“不及格”现象,受到学校的表扬。

当时的生活十分艰苦,师范生当时是公费生,每月伙食费不会超过10元,全年多数时间吃的是小米和玉米,一般是大锅烩菜,1954年实行粮食定量以后则更加紧张;冬天天气特别冷、雨雪又多,床板上只铺点麦草。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却并未因此而减少。

学员们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花园路、文化路旁种树,在人民公园挖湖凿山,为生病老师献血等。

学员苗得霖在《脚印》一书中曾记载,学校特别重视、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再三强调教育的重要性,3年学习期满后极少数同学到党政机关,其余都到中小学作教师。

1977年8月21日郑州师范75级部分学员在实习中留念

学员们知道毕业后就要到中小学任教,所以在业余时间有不少同学都自觉地在音乐房和教室里学练风琴和搞歌曲创作等活动。因此,毕业后的多数学员都能识谱、唱歌和弹琴。

学校十分重视音乐和体育,曾拥有一支70多人组成的大型民乐队,是郑州市一些重大活动的主要表演队伍。学校的女子体操队曾多次在全市比赛中获奖。

198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郑州师范专科学校停止招生,人财物等资源用于筹建河南经济学院。1984年,最后一届学生毕业,郑州师专完成了历史使命。

1984年7月,郑州师范专科学校全体同志合影留念

(作者:孙玲 吴明晓,本文原载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报》第541期02版)

【打印】    【收藏】
上一条:我的政协情结
下一条:从豫西行政干部学校到衡阳
关闭窗口
 

友情
链接

国家档案局 河南档案信息网 郑州档案信息网 中国高等教育... 档案界 郑州大学档案馆 河南大学档案馆 河南理工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
中国政法大学... 南京大学档案馆 苏州大学档案馆 四川大学档案馆 上海大学档案馆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档案... 武汉大学档案馆 北京大学档案馆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All Right Reserved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